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“惠民保”仍有发展空间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  2022-02-09 13:21:05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近年来,各地先后兴起的“惠民保”成为当之无愧的“网红”。数据显示,目前已经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份参与了超过100个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,项目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。与此同时,关于“惠民保”能否持续、如何发展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。

      有观点认为,这一险种免赔额度高,消费者买得起用不上;也有观点认为,“惠民保”遍地开花,可能引发金融风险;还有观点认为,保险公司看中“惠民保”的政府背书,有圈地赚流量之嫌。笔者认为,作为新兴的保险产品,“惠民保”在发展中的确出现了产品设计不科学、投保率低等问题,引发了监管部门和从业者的担忧,但是从近两年各地的投保理赔数据和迭代后的产品看,公众对“惠民保”保持了极高关注度,产品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
      首先,需要明确的是,“惠民保”只是补充医疗保险,主要报销的是被保险人患病、特别是患重大疾病后的医疗费用。被保险人一旦患有重大疾病,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才是最先接受考验的保障防线。“惠民保”保费普遍较低,投保环节往往不需要核保,对患有既往症的被保险人非常友好。

      其次,“惠民保”探索了商业保险与社保衔接的可能性。既然是探索就有可能走弯路,对此应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调整预期。一味地叫好或唱衰对这一险种的发展有害无益。保险产品能否持续经营,要靠长期数据的积累。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应该给“惠民保”发展的空间和时间。

      再次,目前各地已经上线的“惠民保”均是保障期限为一年期的短期产品。一旦赔付风险持续上升,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费率、提高免赔额、限制赔付比例等方式降低风险,这为“惠民保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。

      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还要靠发展解决。对于“惠民保”遭遇成长的烦恼,各方面的应对措施不应一阵风,更不能一刀切,而应明确定位、规范发展,政府和保险公司各尽其责,才能更好地发挥“惠民保”衔接社保、补充医疗的作用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中国寿险业未来3年至5年发展仍乐观

      2018年10月12日13时32分
    • 报告:互联网理财产品认可度较高但仍有发展空间

      2020年01月28日15时32分
    • 查处黄薇偷逃税案件再次敲响警钟 直播行业规范发展仍需多部门协同发力

      2021年12月20日16时44分
    • 城商行转型发展有喜有忧 个体分化仍较明显

      2021年09月08日09时48分
    • 世界银行: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

      2020年05月20日09时12分
    • 银保监会: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

      2022年01月11日09时43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